第329章 山神庙(三)(1 / 2)
苏瑶的后背轻轻抵着神台边缘,冰凉的木纹透过粗布衣裳渗进来,倒让她混沌的头脑清醒了几分。神台上积着半指厚的灰,几缕阳光从殿顶破洞斜斜坠下,在尘埃里织成金灿灿的网,她抬手拂过那些灰,指尖立刻沾了层土黄色,恍惚间倒像是握住了山间的晨雾。
怀里的麦饼还带着余温,油纸被体温焐得有些发软。她将油纸小心地掀开一角,芝麻的香气便争先恐后地钻出来,混着神台角落里不知名的干草气息,竟生出种奇异的安宁。这麦饼是今早天还没亮透时,娘在灶房里烙的。她记得昏黄的油灯下,娘的鬓角沾着面粉,擀面杖在案板上敲出笃笃的响,最后往饼里撒芝麻时,特意多抓了一把,\"带着路上吃,顶饿\",娘的声音裹在蒸腾的热气里,现在想起来还暖烘烘的。
她掰下的那小块麦饼在齿间慢慢化开,粗砺的麦麸蹭着舌尖,甜意却像山涧的清泉般一点点漫上来。芝麻被牙齿碾得咯吱响,香气顺着喉咙往肺腑里钻,连日来爬山越岭的疲惫,仿佛都随着这股香甜沉到了肚腹里。她又掰了块大点的塞进嘴里,眼睛不自觉地往神台中央瞟去。
那里供着尊模糊的泥塑,半边脸已经塌了,露出里面稻草扎的骨架,身上的彩绘褪得只剩些斑驳的红,倒像是渗出来的血。苏瑶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说,这山神庙供的是山神爷,能护佑进山采药的人平安。她此刻望着那尊破败的神像,忽然觉得它那双凹陷的眼窝,像是在温和地看着自己,便下意识地把麦饼往神像前递了递,\"山神爷,您也尝尝?\" 话一出口又觉不妥,脸颊微微发烫,赶紧收回手,把剩下的麦饼仔细包好揣回怀里。
风从殿门的缝隙里溜进来,卷起地上的枯叶打着旋儿跑,发出沙沙的轻响。远处的鸟鸣忽远忽近,有时是清脆的啾啾声,像是山雀在枝头跳来跳去;有时又是悠长的咕咕声,该是斑鸠藏在哪个树洞里。溪流声更是奇特,隔着层层叠叠的树林传来,明明是哗啦啦的流水,听着却像谁在远处摇着铜铃,叮咚作响。
这些声音混在一起,竟真成了首温柔的催眠曲。苏瑶的眼皮越来越沉,她索性往神台边又靠了靠,找了个舒服的姿势。神台后方堆着些干枯的草药,该是前几任采药人留下的,偶尔有几片叶子被风吹得簌簌落下,那细微的声响,像是有人在耳边轻轻哼着调子。她打了个哈欠,鼻尖萦绕着麦饼的甜香、草木的清气,还有神像身上淡淡的霉味,这些气息交织在一起,竟让她觉得无比安心,意识渐渐模糊起来。
不知过了多久,一阵急促的鸟鸣把苏瑶惊醒了。她猛地睁开眼,发现日头已经偏西,阳光在地上投下的光斑都挪了位置。心口突突地跳着,她赶紧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,药篓还好好地靠在神台边,里面的药材被她盖得严严实实,这才松了口气。
背起药篓准备下山时,她才发现门前的藤蔓比来时更密了些,许是午后的阳光太暖,竟长得这样快。苏瑶从药篓侧袋里摸出砍柴刀,刀柄被汗水浸得有些滑,她在衣角上蹭了蹭,才握紧了刀。刀刃很薄,是爹去年特意请铁匠打的,此刻映着天光,泛着冷冽的光。
她弯下腰,小心翼翼地割那些缠着的藤蔓。草茎被刀刃划开的声音很轻,像春蚕在啃桑叶,可就是这细微的声响,却惊得草丛里扑棱棱飞起几只麻雀。它们慌不择路地往上冲,翅膀撞到庙门上方的横梁,发出咚咚的轻响,几片灰白的小羽毛慢悠悠地飘下来,落在苏瑶的发间。
她抬手取下头发上的羽毛,抬头望向那根横梁。横梁是整根的硬木,黑沉沉的,想来有些年头了。只是上面的漆皮早已剥落得不成样子,露出的木头被风雨侵蚀得坑坑洼洼,像是老人脸上的皱纹。最奇怪的是,梁上似乎刻着些什么,只是被厚厚的灰尘覆盖着,隐约能看出几道弯曲的线条,倒像是某种动物的轮廓。
苏瑶心里忽然冒出个念头,她放下砍柴刀,从药篓里翻出块干净的布巾,踮起脚往横梁上擦去。灰尘被擦掉一块,露出点点凿出来的。她又往上够了够,布巾擦过的地方,渐渐显出个模糊的形状 —— 像是条蛇,盘在那里,头上似乎还有两只角。
\"是龙吗?\" 她喃喃自语,指尖轻轻拂过那些刻痕,木头的纹路硌着指尖,带着种古老的凉意。村里的老人们说过,山神爷的坐骑是条青龙,难不成这横梁上刻的,就是那条龙?她越擦越起劲,布巾很快就变得灰扑扑的,横梁上的图案也渐渐清晰起来。
那确实是条龙,身子盘绕着,爪子紧紧抓着横梁,眼睛瞪得圆圆的,虽然蒙着灰,却依旧能看出几分威严。龙的周围还刻着些云纹,线条流畅,像是被风吹动的样子。苏瑶看得入了迷,直到山风忽然变大,吹得庙门吱呀作响,她才回过神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