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三九七章、最后的单纯光阴(1 / 2)
这本书讲的乃是“蛊虫。以及大自然的虫子,可分成金木水火土”,对应就会有五种饲养方法,五种攻击手段,五种防守手段。
运用之妙在于一心!
若是能掌握世间万虫的分类,那么就可以称作真正的“五行大蛊师”,要不然不过是浪得虚名,硬生生地往自己头上戴高帽子。
我暗暗一惊,以前我拥有五虫的时候,就吹嘘过自己乃是初阶的五行蛊师。
岂不是就是这书上所说,那种给“自己戴高帽子”的人,我不由地脸红了起来。
看来这世上是天外有天,人外有人。
以前的那个我,的确是太过无知了。
一路看下来,我渐渐地发现写这篇文章的人,乃是奇人。
所著述乃高屋建瓴,将蛊虫与自然虫的特征作了详细的描述,然后各种蛊虫的特定的生长环境,以及来源等等,将它们化归到五行之中去。
五行一定,则万变不离其宗。
只要找到了这个规律,那就可以轻轻地执住“蛊与虫”的“牛耳”,则天下万虫皆可以控制。
这不是大话。
至少根据我这些年的经历,以书中所说,乃是可是实现的。
最让我惊奇的是:养蛊人是可以确定蛊虫的五行属性的,可以主观地去改造它们的。
这与我之前接触到的蛊术知识完全不一样。
此书最为核心的一个观点:蛊师可以主宰蛊虫,可以决定蛊虫的属性。
这里将蛊师的地方大大提高,将蛊师拔高,远远高处蛊虫的地方。
这些年来,苗疆便有蛊师不如蛊虫的论断,一只强大的蛊虫出事,蛊师是可以为之去死的。
这种论断,导致了苗疆蛊门之中,重蛊虫而轻贱人命。这是我一直反对的。
人永远是人,是比自然之中的虫子,更比豢养的蛊虫要高一个层级。
人与人之间是绝对平等,但是人与虫之间,则是有层级的。
这是千万年来,人类祖先不断进化,不断积累智慧决定的。
看完这本书。
我收获颇多。
我之前所秉持的正确理念更加坚定,一切错误的想法也被我摒弃了。
我心种暗想,大雪山原本就有五行蛊师。
罗火人就是精通火性虫子的。
大概这种蛊术的源头就是来自于这篇文章的吧。
我反复琢磨了这本书,然后根据我这二十年与蛊虫打交道的经历,不断地从这本书汲取营养。
几天来,使得我对蛊术的了解已经上到“道”的层面了,已经触摸到了“蛊道”的边缘。
“还真是一本奇书!”我由衷地赞扬着,“可惜我体内没有蛊虫了,要不然可以按照这本书所记载的五行蛊术,进行实地的演练了。”
我将许多关键的段落一一背诵下来,确保我不会遗忘。而后才将这书收了起来。
“老人家,这本书甚好,一定要妥善保管,切不可落到歹人手上了。”
接着,我又看了一些关于僵尸记录方面的书,对世间僵尸有了一个系统的理解。
里面也记载了对付不同僵尸的办法,于我而言,这些法子学与不学没有任何区别,这世上的僵尸,百分之九十九都不是我的对手,剩下的那百分之一,光靠书上的办法也没有用了,所以我只是扫完之后,就不再上面浪费时间。
光阴流逝,读完这些书之后。
我又将《不死族七十二绝技》取了出来。
这是一套书,共有五本,从厚度来看,要真是将这“七十二绝技”全部练会,天赋好的估计也要二十年时间。
若是天赋差一点,怕是要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了。
我自知自己天赋一般,要是全部练完,可能要三四十年了。
“最可怕的是,练完了后面的内容,前面练会的说不定就忘记了,罢了罢了……”我看着厚厚的绝技,不住地摇头。
我按照玄女前辈的吩咐,从中挑选三门绝技来研习。
不贪多,不盲动。
我并没有急着打开,既然是傍身的绝技,那就要按照我现在的条件来加以练习,将我的优点再巩固,结合我现在的状况,增强攻击力。
我陷入思考中。
我有魔刀、黑铁伞还有强大的灵气,可以据此学习一套刀法、伞功以及拳法。
这样,就可以将我现有的条件发挥到极致。
我下定决心,深吸一口气,快速翻开这套《七十二绝技》,第一绝技,便是一指神功,根据书中记载,花三十年时间,练习这一指神功,可以大成。
大成之后,只有只要戳中僵尸的罩门。
那只僵尸就没有活命的可能,全身尸气就会随风飘散,瞬间就会变成干尸。
看起来还是很厉害的,一旦击中僵尸的罩门,就可以一击毙命。
可是这时间也太长了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