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新站
会员书架
首页 > >完美宜太妃 > 第 111 章

第 111 章(2 / 2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
他们穿越过来确实是不愁吃不愁穿不愁没人伺候的,若是什么都不做,或者,婉婷的心思小一点儿,只想改变一下自己的结局,或者萧然的心思小一点儿,只想找个海岛逍遥一辈子,那他们的生活,必定是能比现在简单轻松多的。

但他们的心思,实在是太大了。

他们不光想改变自己,还想要改变别人,不光想改变别人,还想改变整个社会。

怎么说呢,婉婷是真的有别的原因的,比如说,改变自己不算,还得将老九给拯救下来。拯救老九也就算了,她还想拯救一下郭络罗家。

那么,逃走就是下下策了,最好的方法是参与夺嫡。

但萧然呢,他不用为别人负责,他纯粹是参与大项目的态度来加入到婉婷的计划里的。工作狂,不做点儿事情就好像没办法证明自己的价值一样。

这整个大清,就是他的一盘棋,他想要走这一步,想要走那一步,他做的事情,在他的眼里,就等同于上辈子在公司里做下的决策。

不过,不管这些心思,只要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,那他们就能合作。

萧然点点头:“虽然还不是很成熟,但一个好的学校,能让整个社会接受的学校,能让他们以后自己愿意将孩子送进来的学校,还需要好几年的发展,等到时候,就是好时机了。”

康熙退下来,老五上去,这个时机,是改革的最好时机。

婉婷点头:“行,那你只管去做就是了,你需要什么?钱?人手?还是别的什么?”

“我需要教材。我知道你写了一套书。”萧然笑道,婉婷也跟着笑:“是十一和你说的?”

她穿越的时候比萧然年轻,她也是理科生,所以她的学识的侧重点,就和萧然不一样了。她是更侧重理科这方面的东西,比如说,弄个玻璃方子出来,弄个水泥方子出来,再写个物理化学的教材什么的。

萧然就是经济方面比较突出了,对世界的大局观,把握的比婉婷要好很多。他能做一个经济学家,也能当一个政治家。

“嗯,十一说,你收集了很多洋人的书,我这次从海外,也带了不少的书回来,你要不要看看?”萧然问道,婉婷点头:“怎么现在才想起来给我看?”

“还是那句话,以前的时机不太对。”萧然转头看十一,十一正举步往台阶上上,这意思大约是有人过来了,萧然就加快了语速:“再者,还要筛选,我不是很擅长这些 ,回头让老五给你带过来吧,等以后有机会了,我定然会让人在你的教材上写上你的名字的。”

婉婷点头:“好,那我就等着了。”

十一阿哥的声音跟着响起来:“这学校要盖在哪儿最合适呢?”

不能距离京城太近,要不然收不到学生。也不能距离京城太远,要不然鞭长莫及。

“河南吧。”婉婷沉思了一下说道,萧然则是有不同的意见:“山西也不错。”

“山西有皇城相府了。”婉婷提醒道,康熙的老师是山西人,后来告老还乡,就在山西开了书院。康熙对这个先生还是挺敬重的,特意给修了皇城相府。

重点,是修,不是建。

陈家族人自打明朝就居住于此,读书世家,到康熙朝,也就是这次科举,已经出过28个贡生,十几个举人进士,还有五人进翰林。

有这样的皇城相府在,想必山西那边,是更注重科举这方面的事情。

想也就知道,萧然这学校,可不是教人考科举的。

倒是河南,人数多,灾荒多,百姓生存不易,指不定更愿意学一些赚钱的本事。

萧然摸着下巴点点头:“也有道理,我回头再想想看。”

十一阿哥几乎是掐着时间上来的,这边刚说完,那边康熙就带着五阿哥过来了:“梁九功说你们在这边,怎么,是在商量什么事情吗?”

婉婷点头:“皇上也知道我刚写了几本书,我正想着,让人拿出去印刷呢,但十一说,若世人知道是女子著书,必定不会愿意看,我们这儿想办法呢。”

伸手点了下站在十一身后的萧然:“这位萧先生,是十一的师父,最是有急智,十一特意带来给我出主意的。”

康熙笑道:“那可有出了什么好主意?”

“自然是有的,开个学院,专门收学生念我写的书。”婉婷就很是得意了,康熙皱眉:“胡闹!这不是耽误学生吗?你的书又不能科举……”

“本也不是为了科举啊,皇上也知道这些东西,就是可以提醒人做点儿别的什么东西的,万一做出来了可以赚钱的东西,那就是达到目的了。”婉婷笑眯眯的说道,顿了顿,又说道:“就跟那玻璃一样,于民有利,于国有利,萧先生和我说,这样的学校,叫做技能学院,专门教导人学技能,开办学校的时候就提前说明这个,那还愿意去的,肯定是自己不愿意科举的,那能耽误到哪儿去?”

老五笑着为自家额娘捧场:“我觉得额娘说得对,提前说好了,那还愿意去的,就是愿意学这些格物了。”

康熙皱眉看了眼萧然,顿了片刻:“瞧着有些眼熟。”

“自然是眼熟的,汗阿玛以前不是见过灯草大师吗?灯草大师的兄弟。”十一阿哥笑着说道,以前只隐姓埋名还不算是太保险,现在给彻底将这事儿砸实了,以后谁也不许再提到灯草和尚了。

这个身份十一做的是很详细了,连几岁尿床都有。然而可惜,康熙问的不多,对不是很重要的人,康熙也不会放太多的注意力,只挥挥手让十一走人:“老十正闹腾要找人比试滑冰,你赶紧去吧,可别让他胡闹起来。”

十一阿哥起身带着萧然离开,婉婷抬头看老五:“今儿这祭祀,我瞧着很好,皇上,没出什么错吧?”

康熙点头:“很好,难为老五短短一晚上,就学的很到位了,朕可算是没选错人。”

“汗阿玛交给儿臣的差事,儿臣定然会尽心尽力的。”老五忙笑着说道,婉婷也跟着笑:“那说明皇上也是慧眼识珠嘛,知道老五能做到,所以才选了老五对不对?”

康熙斜她一眼:“你倒是会说话,我瞧着你和德妃,一开始说了几句话?”

“后宫妇人拌嘴,皇上就不要操心了。”婉婷轻描淡写,康熙也就顺势不问了:“过几日,还有个差事,老五你若是愿意去,明儿就收拾行李吧。”

婉婷还有些诧异呢,什么差事竟然还能允许老五自己挑去不去?

老五也奇怪:“汗阿玛,什么差事?”

“推行新的作物,你之前说的西红柿,还有玉米之类的。”另有少量经济作物,但因为这个年代,粮食产量少,所以朝廷是不太推荐占用良田种植经济作物的。

五阿哥面露喜色:“儿臣愿去,汗阿玛放心,儿臣定会将这差事办好的。”

实际上这差事是出力不讨好的,百姓们固执,有时候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熟悉的作物改换新种。再者,你又得调查当地的土质,气候,还有别的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,又得制定合适的计划,等将一整个大清转一遍,早不知道是几年过去了。

现下这时候,康熙越发的老了,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没了,你离开了京城,那万一有点儿突然情况呢?到时候来不及赶回来,那岂不是白白将皇位拱手他人了吗?

婉婷就有些不太高兴,但看着五阿哥兴高采烈的,她也就只跟着笑了:“能为皇上分忧,不管去哪儿都行。不过,皇上可得多给老五几个人手,尤其是那本事高强的,免得他行走民间,万一再遇上几个什么刺客……”

适时的露出些担忧,康熙也就想起来之间的事情了,沉默了片刻点头说道:“朕给你几个暗卫,你自己也带着人手,出了事儿,自身性命最重要,别的就不要管了,明白吗?”

老五点头应了,瞧着康熙没别的事儿了,这就赶紧起身告辞了。

大约是颁金节,难得康熙好心情,赶走了儿子们,就笑着冲婉婷伸手:“朕带你到处瞧瞧去,可准备好了赏钱?”

婉婷也笑:“跟着爷出门,还用我自己带赏钱吗?皇上才该多准备一些,不过,要是皇上没钱,愿意找我借点儿,那我还是有的,皇上要不要借?”

“可算了,借了就得翻倍还了。”康熙拉着婉婷下了小亭子,慢慢悠悠的往前走,也没个目的地,反正到处都有热闹看,去哪儿了都行。

难得悠闲,哪怕只是看看湛蓝的天空呢,也都挺有意思的。

这两天他就总在想了,是不是他之前教育孩子的方法出了差池呢?难道真应该和前朝一样,只培养个继承人,为防止夺嫡的事情,将其余的儿子都给养废吗?可养废了亲儿子,他真的能忍心吗?

现在这种局面,又应该如何解开呢?个个都是人中龙凤,总不能个个都被他给圈起来吧?可不圈,那他们若是不服新帝,又怎么办?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