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22 章(2 / 2)
生活已经很不容易了,她若是光想那些让人笑不出来的事情,那别说日后当宠妃了,怕是现在连个嫔都当不了了。
谁喜欢天天看个苦瓜脸啊,就是婉婷自己,也更喜欢看别人的笑脸。
“宜嫔娘娘,皇上那边有请。”上午在马车里睡,准确的说,是眯了一会儿,下午用过午膳没多久,皇上身边的人就过来传话了。
这会儿还是休息时间,侍卫们都还在原地休息,有换岗守在马车旁边的,也有在不远处吃饭午睡的。
婉婷应了一声,伸手抓了锥帽带上,然后在嬷嬷的搀扶下下车。
“皇上?”到了跟前,她先喊了一声,马车门被推开,康熙伸手:“上来吧。”
“这两天感觉如何?”等她上来坐好了,康熙才笑着问道,婉婷先低头看他桌子上的点心:“皇上,我能吃吗?”
康熙有些吃惊:“饿着你了?还是饭菜不合胃口?”
“没有,饭菜都送的很好,只是我自己有些嘴馋。”她那儿的肯定不能和康熙这里的比啊。中午的干粮,说实话,她是真没有吃进去多少。
见康熙点头了,她才伸手捏了点心吃。吃了一块儿,才回答康熙刚才的问题:“坐马车是挺累的,但是能出来见识见识,我觉得还是很高兴的,总感觉外面,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。”
“你想象中的外面是什么样子的?”康熙饶有兴趣,婉婷沉吟了一下才说道:“我想象中,路边应该有百姓摆摊子卖东西,官道上应该有马车来来往往,有挑着筐子的人,里面可能担着粮食,也可能担着孩子。有赶着牛车的人,上面可能坐着人,也可能是拉着货物。”
“不远处,到了饭点,应该有袅袅炊烟。城外的山上,或许会有晨钟敲响。城镇里面,百姓们是一脸笑容,城镇外面,田地里都是绿莹莹的,风一吹,波浪一样的荡着。”
婉婷笑着说道,康熙打断她的话:“一看就是没去过农庄的,这个时节了,外面的田地可不是绿莹莹了,应该是黄灿灿才对。”说着,忽然叹口气:“你说的这些景象,朕也盼着能早日见到。”
“百姓富足,天下安定,这盛世之景才能出现。”康熙往窗外看去:“朕这一生,就这么一个目标,偃武修文,国泰民安,海晏河澄。若死之前,能看到如此景象,朕也算是值了。”
“史书上,必定会记载皇上英明的。”婉婷很敬业的拍马屁:“皇上必定是千古明君。”
“只可惜,现在……”康熙收回视线,不少地方还有战乱,前朝遗民总想复辟,海边倭寇也不消停。前段时间,又有人上折子开海禁,这海禁的事情,还要再衡量二三才行。
康熙的思绪转到了海禁上面,就难免忽略了婉婷。婉婷也不出声,悄无声息的又吞掉了两块儿点心。
“鼓励生育。”康熙忽然说道,婉婷抬眼看了他一下,这会儿的百姓确实是少,但怎么说呢,生产力也就能养活那么多啊,再多也养活不起来。一来良田少,这会儿可没有什么改革田地的方法。二来,产量低,良种更是没有。没有高产量的粮种,就算是第一条不存在,到处都是良田,能养活的人也是有数的。
人少了,这盛世,到底就缺几分意思了。
最最最重要的是,那句生孩子就是过鬼门关,不是夸张的说法。用一条命换一条命,也有些不划算。
康熙想他自己的,婉婷也盘算自己的。她日后既然不打算屈居人下,那这会儿就该打算起来了。只困在宫里和一个宫女子斗心眼有什么意思?好吧,就算是捆绑上其他人,和一群女人斗心眼,那也没什么意思啊。
这宫外,天阔地广的,她还等着大展身手呢。
“宜嫔,朕记得你阿玛,驻防盛京?”康熙忽然问道,婉婷顿了片刻,点头笑道:“是,阿玛他是在盛京,前段时间,因着我进宫选秀,所以我额娘带着我哥哥回的京城,等今年过完了中秋,我额娘就又要回盛京了。”
“那等回程,朕带你回去看看?”康熙笑着问道,婉婷可没有受宠若惊的感觉,而是鸡皮疙瘩都竖起来了,康熙这又要做什么?接驾这种事情,面上看着风光,可实际上,是一般人家能承受得起的吗?想想红楼梦,想想曹雪芹,婉婷脸上连笑容都要挂不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