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足旅行(二)(2 / 2)
快到中午的时候,来到果园。那茂密、深绿、低矮的橘子树林中,挂满了无数鲜红的橘子,又红又大的橘子,把果树枝都压弯了,学生们伸手就能摘下。完全不像他们事先想像的,要借助梯子,爬上高高的树,才能摘到。
先来的老师,已将午饭准备好了,这餐饭是大家喜爱的,锅盔夹腊肉,甜豆浆。大家也饿了,坐在果树下,一边吃,一边听果农讲如何摘果子。
老师因同学们刚吃完中饭,怕学生吃坏了肚子,规定每人最多只准吃三个,最好是在一个半小时后再吃,以免吃多了生病,影响学习。橘皮晒干后就是中药,要完整地剥下保存好,交还果农,不准随地乱扔。
摘橘子的时候,要按果农的指导,不要损坏果树树枝,以免影响明年的产量;不要损坏果子,造成浪费 ……每人可带十个橘子回去,钱由学校统一付,回去后,要分一半给没有来的低年级同学,他们也要尝尝这又红又大又鲜又甜的橘子。
今年是橘子的大年,不但果子结得特别多,而且又大又红又甜,十分喜人。但那时的果农,都是个体户,势单力薄,更因位于偏僻地区,人少,交通不便,当地销量不足总产量的百分之十,即使价钱再便宜,也卖不出去,果农年年都为销售发愁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鲜红的果子,掉在地上烂掉,丰产不丰收,一年的辛苦又落空,而心痛不已。
学校每年远足,都去这片果林,让学生帮他摘果子,并买走部分果子,果农自然是十分高兴的,他最看重的,不是果肉,而是果皮,因此,带回学校的果子,也都会把果皮保存好,还给他,并分文不收,更让他感激不尽。
学生们终归年幼,不少人在摘果子时,消耗体力过多,返回的路上,就走不动了,老师们只好不断鼓励,走走停停,直到日落西山时,才回到学校,有的累得晚饭也不吃了,洗漱完后,倒床就睡。
创作源于生活实践,远足旅行后,学生们的作文,多以远足为题,写得十分生动,有的还提出了丰产要丰收的多种建议,例如组织城市的水果商来采购,因成本低,利润必然高;附近的大单位来旅游,人多,果子消耗多;建立水果罐头厂;当地政府出面推销,从中获取一定报酬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