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新站
会员书架
首页 >都市言情 >半山小学 > 劳军(二)

劳军(二)(2 / 2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
有的还把它写成了抗日故事,当成作文交了上去。这位学生的父亲,是剧团的编剧,他看了孩子的作文后,得到极大的启发,顿时灵感来了,连夜创作,熬了几个通宵,终于写成了初稿,再经团里的其他笔杆子,共同润色,才完成了这个抗日活报剧。

这更加引起了刘院长的重视。于是问道:“他的孩子在什么学校上学?”

周老板:“半山小学”、

上校:“远吗?”

周老板:“我没有去过,听编剧说,不太远,但有两三公里路,是不通汽车的。不过这段路,是清朝时通往省城的,一条青石板路,较宽、较平,下雨天也很好走”。

上校曾在前线,战地医院工作数年,也曾和医护人员,与士兵们一块,在战壕里并肩作战,看见不少将士和医护人员英勇杀敌,有的壮烈牺牲,有的负伤,可歌可敬。

但那时,前线没有几位战地记者。这些英勇事迹,许多没有进行及时报道。当然,更主要的原因,是吃败仗的时候太多,他们的英勇事迹,也就在撤退、撤退,今天丢上海,明天南京沦陷的声浪中,被淹没了。

他自己曾多次想提笔撰写,可惜工作一直十分繁重,每当想起这些事来,就非常懊恼。特别是以后清楚,这些报道,对前线将士,奋勇杀敌的鼓舞,对后方民众,努力支前的激励,远比救治一两位伤员的意义大得多时,更加懊恼。

如今能以这个题材演出,自然是万分高兴的,特别是心中一直在怀疑,她是否就是钟要寻找的心上人,如果顺藤摸瓜,真的帮钟找到了意中人,并将她也调到医院工作,让有情人终成眷属,不就是做了一件大大的美事吗!于是,决定等天睛后,择日邀钟去半山小学,碰碰运气。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