爸爸的来信(三)(2 / 2)
然后将产品交还厂方,厂方则按验收合格的数量,发给工资。也就是现在的计件工资,为了多挣点钱,烽生很自然地,也成了小工人。在抗战时期,童工是极普遍的现象,修建滇缅公路、新津机场、纺纱厂等,都有大量的童工。
烽生的妈妈红着脸说:“这里的学校太远了,我们不放心让他独自去上学,只好留在家中,学做火柴盒,多少也能增加点收入。又夸烽生说,他从最初每天做几个,到现在已能做六十多个,也开始自己找钱吃饭了,让我看到了一线希望,得到了一些安慰。”
她叹了一口气又说:“今非昔比,能有这样一个糊口的工作,已经心满意足了,现在只盼烽生早日长大,母亲不生病,物价不上涨,工作不发生变故,不饿饭,平平安安,早日抗战胜利,回到老家,就谢天谢地了。”
……
从走进这座并不太大的遗族工厂到离开,一直看到有人在院坝里、在室外,烧香烛纸钱,听到悼念阵亡亲人的悲痛哭声。让我们都深深感到,这里就是一个失去亲人的,痛苦、悲惨的世界。
烽生的妈妈对我们说:“这里天天都有人,时时刻刻都有人,在悼念他们的亲人,也就是前线时时刻刻,都有营以上的军官在殉国。
他们的哭声,常常会勾起我们和工厂里其他家人,对亲人的思念,而泪流满面。初来时,我们是极不习惯,天天以泪洗脸的,在这里住的时间长了,也就麻木了、习惯了,谁不思念自己的亲人啊!即使永远不能再相见,也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”。
……
老师对作文的评语:
作文写出了,日寇侵略我国的罪孽深似海,绝不只限于沦陷区、战区;大后方的百姓,特别是成千上万阵亡将士的家属,也受尽了磨难。深刻地写出了“烽为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”的情景。
作文提出了,对阵亡将士的家属,应像小院里的邻居一样,要尽力尊敬和关爱他们,帮助他们度过难关,这也是同仇敌忾,共同抗日的一个重要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