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复云阳(一)(2 / 2)
团长听后,认为言之有理,立即召集连以上的军官,和他的参谋们,仔细研究这一建议。没想到大家都认为,“发挥强项,出奇制胜”,值得一试。即使不胜,搞得鬼子一夜不得休息,也利于第二天,再发动攻击,而采纳了建议。
他们反复研究后决定:用两个连去偷袭,另两个连紧跟其后,作为接应,如偷袭得手,这两个连立即补上去,并发出三颗红色信号弹,全团立即全面进攻,让鬼子分兵四面防守,以削弱其战斗力。
于是命令全团将士,立即枕戈待旦,又命令厨房,为每位将士,准备三块大饼,作为早中晚饭;并加强戒备,增派双岗,流动哨,严防鬼子也来这一手。
半夜两点,突然下起暴雨,那位建议夜袭的营长大喜,说声天助国军也!参加偷袭的将士们,乘着黑夜,冒着大雨,在泥泞的田间、荒野,快速接近县城外的鬼子阵地,立即突然发起猛烈攻击。
此时,正是凌晨,鬼子和伪军,睡得最香甜的时候。伪军们从睡梦中惊醒,已听到枪声、喊杀声近在咫尺。顿时惊慌失措,正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,混进伪军中的国军,拿着短枪、手榴弹,乘机亮出自己是国军的身份,威胁、鼓动伪军反戈一击,伪军队长认为,报仇的机会来了,也命令伪军们掉转枪口打鬼子。
鬼子大队长在暴雨如注,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,得知伪军阵地失守,根本搞不清突然来攻的,国军有多少人;加上伪军不旦工事失守,还掉转枪口攻击皇军,正所谓“碉堡最容易从内部攻破”,再坚固的工事,也失去了作用。
枪声、喊杀声已越来越近,越来越密,让没有提防伪军掉转松口的鬼子,吃了不少苦头。最初以为是国军攻了进来,仓皇还击,在弄清了是伪军反戈一击时,感到威胁更大,不得不既要打来攻的国军,又要打眼皮下的伪军,顾了前面,就顾不了后面,在处于十分被动的混战中,鬼子的伤亡迅速增大。
鬼子大队长,一面下令紧急求援,一面组织还击。但鬼子占优势的轻重机枪、迫击炮,在黑夜中发挥不了作用,火力就大大削弱。国军是有备而来,了解敌情,鬼子是仓皇应战,不了解“敌情”,十分被动,处处挨打。
鬼子大队长,没有抵抗多久,县城里四处的鬼子,都在向他报告伤亡惨重的信息,都要求他火速增援,虽然他心里明白,形势大为不妙,但“武运长久”的大日本皇军,不是软骨头,还是要硬着头皮打下去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