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齿不忘(2 / 2)
能下河的,也是满载而归,鱼吓蟹什么都有。不过,那时的人,不像现在的人会享福,要吃昂贵的大闸蟹。他们嫌蟹小,肉少,吃起来十分麻烦,许多人都不吃。
最爱吃的,是各种各样的肉汤、鱼汤,特别是野猪、野鸡、蛇和鱼加上蘑菇、竹荪熬的汤,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,食用简便,又可不按一日三餐的规定,想喝就喝,最适合那些重伤员。
俗话说:“人是铁,饭是钢,一顿不吃饿得慌”。伤员们能吃到这些高蛋白质、高热量的食物,胃口渐渐大开,身体自然也就康复得快,出院时也都红光满面,精神抖擞的。
张光宗渐渐地能喝一点鱼汤、肉汤,吃点蘑菇、竹荪之类的山珍美味了,一周以后,终于能下床,到户外去晒太阳,呼吸林中的新鲜空气了。
在和其他伤员交谈中,张光宗才知道,自己是被被高小英独自一人,从仍在不断剧烈爆炸的,鬼子炮兵阵地上救出来的,他们班有几位没有及时救出来的,都早已被炸成了碎片,没有办法收尸。
张还听伤员们说,这些肉汤、鱼汤,都是战地医院的医护人员,去山里河里弄来的,没有他们这么卖力地工作,我们也都是死路一条。
他们特别提到少尉高小英,一个女人比十个男人都强,战场上能杀敌救伤员;医院里特别细心、认真护理,从未出过差错;上山能打野猪、野鸡、拾蘑菇,下河能捉鱼吓蟹,这些山珍野味,都是她领头搞来的。
张初次打伏击的时候,就见过高小英,对她的枪法,佩服得五体投地。现在又听说,她冒着这么大的危险,将他救出来,又那么负责地,对他进行护理,将他从死神手中,抢了回来,对高就更加感激了。
中国人历来都讲:“救命之恩,没齿不忘”,他就把高小英,牢牢记在心里,也期待有一天能报答她。在没有出院前,就经常主动帮高,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,这也算一种报答吧!
又过了半个多月,张主动要求出院。那时,只要前线还在打仗,许多伤员,伤并没有全愈,都要求回自己的连队,去参加战斗。
有时,在严重伤亡的情况下,这些刚从战地医院返回的士兵,他们要报一枪一刀之仇,战斗十分英勇,成了十分重要的战斗力,建立了不朽的功勋。因此,连队是非常欢迎他们归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