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小英(一)(2 / 2)
高老师不论严寒酷暑,刮风下雨,每天早上都是黎明即起,独自一人在校外树林中练武,她能将祠堂里留下的,两把各有十公斤重的石锁,左右手同时举上举下,长达六七分钟。那时,学校里是没有任何人,有这么大的力气的,许多人也不懂得她是在练武。
抗日战争前,她家里有祖上留下的,青砖高楼大院、大量田地、森林等产业。虽然是在丘陵地区,产量不高,但到秋收时,佃农们还是要把金灿灿的稻谷,自己养的鸡鸭猪,山里的山珍、野味、皮毛等等,一挑挑地送到他们家里,让他们过着,不愁吃穿的富裕日子。
她家除祖父和父母外,还有三个哥哥。分别叫高尚武、高尚文、高尚贤。那时虽已是民国,但在广大农村,仍是重男轻女的时代。她的祖父和父母却例外,早就想要一个女儿,可连年生的都男孩,直到第十的一个年头,才有了她。
她出世以来,祖父和父母认为,女孩一定是娇小玲珑、像花朵一样的,就给她取名小英。一直视为掌上明珠,百依百顺,再生气也没有打骂过她。
没想到,她长到十一二岁时,食量特别大,身高比同年男女孩子,都要高出一个头,体重更要超过,是两个个子稍小的,同龄人的体重之和。
她生活得无忧无虑,又得到百般宠爱,心情自然十分舒畅,脸蛋上经常挂满笑容,每当她一笑起来,就像盛开的花朵,格外逗人喜爱;说话莺声燕语,十分悦耳,一举一动,都有鲜明的小姑娘天真的特征。
她们家乡是武术之乡,祖祖辈辈,男女老少,人人从小习武,不少人精通十八般武艺(弓、弩、枪、刀、剑、矛、盾、斧、钺、戟、鞭、锏、镐、殳、叉、钯头、绵绳套索、白打),历史上曾出过一个武状元。十多个武举人,而远近闻名。
受家乡和家庭习武的熏陶,高小英从小就爱学习武术,她的父亲,叫高崇武,是当地武术“高手”,有铁腿高之称。也希望女儿有点本事,今后不受人欺负,而十分认真的亲自教她,这也是他的一大乐趣。她也十分聪明,又肯苦练,进步极快,更让父亲高兴。
她特别精通擒拿格斗,有时两三个同年或稍大的小男孩,一齐上阵也不是她的对手。不论在家乡或学校,是没有人敢欺负她的。她又爱打抱不平,只要她出手,那些以大欺小,以强欺弱的人,顿时或服服帖帖,或抱头鼠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