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九章、阿慈婆(2 / 2)
“你们——”
话未说完,便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,有汉子叫嚷:“开门开门!”。
公孙童朝那妇人投去求助的眼神。
那妇人将蒸笼放到一旁的石墩上,“你们随我进来。”
丁长舒抱着方天赐也跟着去了,那房子十分破落,却被收拾的很整洁,跟着那妇人走到后堂,她推开桌子,掀起地板上的一块木板。
下面是个黑漆漆的地窖。
“进去,快!”
两人毫不迟疑的跳了下去,接着那块木板又被盖上,地窖瞬间被黑暗笼罩,又听见挪动桌子的声音。
外面的声响确实清晰无比,首先听到那妇人对那帮小孩说:“婆婆教过你们要讲义气对不对?”
一阵脆生生的童声回答,“对!”
“那知不知道该怎么做?”
“知道!”
话刚落音,门便被踹开。
进来便看到这么一副场景,二十来个小孩整整齐齐的排着队,一个妇人端着一屉热腾腾的馒头出来。
她笑容满面:“孩子们,吃馒头咯!”
孩子们被那巨响的踢门声吓了一跳。
接着又突然兴奋了起来,馒头也不领了,朝那个绿衣服的汉子围了过去。
“承望哥哥——”
一群小孩叽叽喳喳高高兴兴的叫着,甚至还被抱住了大腿。
“承望哥哥,莹姐姐怎么没和你一起来啊?我们都快一年没见过莹姐姐了,她好不好?什么时候来看我们?”一个脆生生的女童问。
“莹姐姐忙,等忙过这一阵就来看你们。”
妇人也放下蒸笼过去,笑眯眯的问:“承望,你可好些日子没来了,心情不好?怎么踢门就进来了?”
李承望神色倒是柔和了起来,摸着小宝的脑袋对那妇人一笑,“我敲了好一阵子门,没人开,是好久没来了,阿慈婆近来可好。”
“好得很好得很!我方才去后面端馒头了没听见,抱歉。”她指着那一次热腾腾的馒头,满眼真诚,叫人看不出破绽。
李承望道:“我是来追两个纵火的毛贼,不知道阿慈婆有没有见过,一男一女,那男的似乎还抱着一个受伤的人。”
阿慈婆神色一变,“纵火?汪家走水了?”
李承望点点头。
“这——”阿慈婆好似有些着急,“火可灭了?可有伤亡?”
“火势太大,后院怕是得烧去一半,人没事,都出来了。”
“那就好,那就好!”她如释重负的抚胸顺气,又问:“那纵火的是个什么人?”
“不知,跑得快,没看清。”
又听阿慈婆叹气道:“纵火犯我倒是没见着,你有空多来看看这些孩子们吧,他们整天跟我念叨你。”
李承望沉默一会儿,问:“听下人说你去汪家应征了?”
阿慈婆道:“是啊,眼看孩子们就要饿肚子,我想有个活计,赚点银子,给孩子们置办点新衣裳。”
李承望许是看到了阿慈婆脸上的淤青,“他们打的?”
阿慈婆顿了顿,摸了摸脸上的淤青道:“是我自己摔的。”
李承望便不再问了,他道:“我追那纵火犯到这里就消失了,很可能藏了进来,为了孩子们的安全,我还是搜上一搜。”
阿慈婆毫不犹豫的点头,“也好,省得真的藏在这里,吓到孩子们。”
李承望从怀里掏出一袋银钱,“给孩子们买点肉吃。”
没一会儿便听见地板上咚咚走动的声音,还能听到翻腾的声音,这里本来就是个废园子,没两样物件可以看。
见没搜到什么东西,李承望便招呼道:“走罢。”
恰在此时,丁长舒怀里的方天赐忽然动了动,丁长舒微微一颤,便听见方天赐低低的哼了一声,声音很微弱。
“等等——”李承望道:“你们听没听到有什么声音?”
没有人符合。
丁长舒抱着他动也不敢动。
方天赐张开了嘴又想哼哼。
丁长舒没了招,便在黑暗中由着大概位置用嘴堵了上去。
四唇相接,一股淡淡的烟子味传入丁长舒鼻腔和口腔,还好方天赐没有再发出任何声音。
这时园子里的孩子们忽然热闹了起来,原来是阿慈婆招呼他们唱起了歌,歌声脆脆的,奶声奶气十二分动人。
接着便听到地板上的脚步声出了屋子。
此时怀中人不安的扭动了下身体,丁长舒才愕然惊醒,离开了他的唇。
方天赐却自己哼哼了起来,嗓子哑哑的,他贴近一些,才辨别出他喊的是丁策。
丁长舒紧了紧了双臂。
不一会儿木板被人掀开,阿慈婆漠然的脸出现在二人眼中。
“出来吧。”
与冷冷的,方才同李承望交谈时的热切判若两人。
公孙童拱手道:“多谢,我听他们叫你,阿慈婆?”
阿慈婆点头,问:“汪家的火,是你们放的?”
公孙童道:“不是,我们只是去救了朋友。”
或许两次的意外相遇,让阿慈婆对公孙童有了一定认知,听她说不是,便也只是轻轻点了点头。
“他们走远了,你们赶紧离开吧。”
公孙童看了看园子里欢快游戏的小孩,掏出一叠银票递过去。
阿慈婆正要说什么,公孙童打断她。
“是我是给孩子的,不要拒绝。”
阿慈婆怔了怔,瞥了一眼银票上的数额,并没有特别的反应,片刻后,还是接过了银票。
“我相信火不是你们放的,既然你们从外地来,人也救了出来,那就赶紧离开,襄阳城,你们怕是呆不住了。”
阿慈婆看向远方,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