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7章 万丈深渊(1 / 2)
苏瑶披着件褪色的粗布外衫,领口和袖口都磨出了细细的毛边,那是长年累月浆洗和穿着留下的痕迹。外衫上还沾着几星草汁的印记,像是不经意间绣上的花纹,无声地诉说着她与草药为伴的日子。她借着那昏黄的灯光,轻手轻脚地整理着药篓。药篓是用坚韧的青竹编成的,竹篾之间的缝隙里还卡着几片干枯的叶子,那是上次进山采药时留下的。
她的手指布满老茧,指腹和指关节处的皮肤粗糙而厚实,那是无数次握着药锄、翻动泥土、采摘草药磨出来的。但就是这样一双手,却依旧灵巧得很。她将各种采药工具一一仔细摆放进去,动作娴熟而精准。
锋利的药锄被她先用麻布擦去残留的泥土,锄刃在烛光下闪着冷冽的光。这把药锄陪伴她多年,锄头上的木柄被摩挲得光滑油亮,还带着她手心的温度。她轻轻将药锄放进药篓一侧的夹层里,确保锄刃不会碰到其他东西。
精致的镊子小巧玲珑,镊尖锋利而并拢,是用来采摘那些细小娇嫩的草药的,尤其是在处理靠近毒草生长的草药时,更是少不了它。苏瑶捏着镊子的尾部,对着烛光看了看镊尖,确认没有变形后,才将它放进一个特制的布套里,再小心翼翼地放进药篓的小格子中。
细密的筛子是竹编的,网眼均匀而细密,用来筛去药粉中的杂质再好不过。她拿起筛子,轻轻晃了晃,听着竹篾碰撞发出的细微声响,然后将其平放在药篓的另一侧。
还有几卷崭新的麻布,是她昨天特意去镇上的布店买的,用来包裹采摘的草药再好不过,既能保持草药的新鲜,又能防止它们被压坏。苏瑶将麻布卷成整齐的圆柱形,放在药篓的最底层,用手按了按,确保放稳当了。
每一样工具都承载着救死扶伤的使命,每一次整理都像是在与它们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。苏瑶的动作轻柔而专注,像是在对待稀世珍宝。她屏住呼吸,生怕发出一点声响惊扰了还在沉睡中的世界 —— 那些蜷缩在被窝里的村民,那些栖息在屋檐下的飞鸟,还有那些在田埂边沉睡的草木,都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。
整理完药篓,苏瑶直起身,轻轻舒了口气。烛光映在她的脸上,能看到她眼底淡淡的疲惫,但更多的是一种坚定和期待。她知道,再过一会儿,当天边的鱼肚白渐渐扩大,当第一声鸡鸣划破夜空,她就要背着这沉甸甸的药篓,踏上前往村子的路,将那份凝聚着希望的药粉送到陈老伯手中。
她走到窗边,轻轻推开一条缝隙,清晨的凉风带着露水的湿润扑面而来,让她精神一振。远处的山峦在夜色中勾勒出模糊的轮廓,像是一头沉睡的巨兽。苏瑶望着那片寂静的天地,心中充满了力量。她相信,只要这双手还能握住药锄,只要这颗心还装着对生命的敬畏,就一定能为更多的人带来健康和希望。
起整理好的药篓,轻轻推开房门,走进了那片还未完全苏醒的晨雾之中。湿润的雾气立刻漫上眉梢,带着草木的清寒,将她的发梢染成了霜色。
这几日,她总在天还未亮透时便起身,借着微弱的月光或烛光准备采药事宜。案头的油灯换了三回灯芯,窗台上的露水凝结了又消融,药篓的竹篾被摩挲得愈发温润。昨夜,她更是翻来覆去难以入眠,身下的粗布褥子被碾出深深的褶皱。闭上眼,山下村落里那些患病村民痛苦的面容便争先恐后地涌入脑海 —— 王大婶咳得直不起腰,枯瘦的手指死死攥着胸口,每一声喘息都像破旧的风箱在拉扯;李家小子发着高烧,脸颊烧得通红,却浑身冰冷得像块寒玉,牙关咬得咯咯作响;还有村口的张婆婆,原本利落的腿脚肿得如同冬瓜,溃烂的伤口渗出黄色的脓水,连最简单的挪动都疼得眼泪直流。他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时疫折磨得奄奄一息,而道观里现有的药材早已见底,那些寻常的金银花、板蓝根,面对这般凶猛的病症,不过是杯水车薪。
苏瑶坐在床沿,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木床的裂缝。她知道,只有去深山更险峻的地方,才能寻得那些能压制时疫的珍稀药材 —— 比如生长在鹰嘴崖的七叶一枝花,需得在晨露未曦时采摘方能留存药性;还有藏在黑龙潭畔的血竭草,叶片上的血珠状液滴是退烧的良药;最关键的是龙脊峰的还魂草,传闻能在濒死之际吊住一口气,可那地方常年云雾缭绕,悬崖上的石缝里藏着毒蛇,稍不留神便会坠入万丈深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