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新站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医女的大唐恋歌 > 第312章 做个念想

第312章 做个念想(1 / 2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药库深处的木架上,整整齐齐码着数百个陶瓮,每个瓮口都贴着泛黄的标签。苏瑶指尖抚过最上层的 “野山参” 标签,指腹触到边角磨损的痕迹 —— 那是王庚初学辨药时,总爱踮脚够着这瓮参反复查看,标签被他磨出了毛边。她旋开木塞,一股清苦的药香漫出来,混着底下枸杞的甜润,在鼻尖萦绕成熟悉的暖意。

西侧的竹筐里堆着新收的紫苏叶,叶片上还沾着晨露的痕迹。苏瑶拿起一片对着天光细看,叶脉间的纹路清晰如绣,忽然想起张思贞去年采紫苏时的模样。那时少女跪在田埂上,裙摆沾满泥土,却固执地要一片一片挑拣,说 “入药的东西,半点马虎不得”。如今竹筐旁压着张纸条,是她清秀的字迹:“霜降前采的紫苏,性温味辛,治风寒最宜。”

墙角的石臼里还留着捣药的痕迹,浅灰色的药渣嵌在纹路里,细看能认出是薄荷与荆芥的碎屑。苏瑶弯腰用指尖刮起一点,冰凉的触感让她想起小师妹捣药时的情景。小姑娘总爱哼着不成调的歌谣,捣药的木杵在石臼里撞出清脆的声响,有次力道太猛溅了满脸药粉,活像只沾了雪的小狸猫,却举着捣好的药末笑得眼睛弯成月牙:“师父你看,够细吗?”

最里头的架子上摆着排玻璃药瓶,阳光透过瓶身,在地上投出细碎的光斑。苏瑶拿起贴着 “麝香” 标签的小瓶,旋开时特意对着风口,生怕浓郁的香气散进其他药材里。这是她年轻时走了三个月山路,从老猎户手里换来的珍品,当年王庚为救难产的农妇,深夜冒雪跑来取药,临行前特意用棉絮把药瓶裹了三层,说 “师父的宝贝,得好生护着”。

药库中央的大案上,摊着张刚画好的药材图谱,墨迹还带着微湿的光泽。苏瑶凑近一看,上面画着金银花的藤蔓,旁边标注着 “四月含苞时采,色青黄者佳”,笔锋稚嫩却格外认真 —— 是小师妹昨夜没画完的功课。案角压着块啃了一半的麦饼,想必是画到深夜饿了,随手放在这儿的,饼渣里还沾着点甘草末。

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轻响,苏瑶回头看见王庚端着碗热粥站在门口,晨光勾勒着他宽厚的肩膀。“师父怎么又起这么早?” 他把粥碗放在案上,瓷碗与木案相触发出温软的声响,“张师妹熬了山药粥,说您昨夜没睡好。” 苏瑶望着他鬓角新添的白发,忽然想起他刚来时总爱偷喝药库的蜜水,被发现时就涨红了脸,攥着衣角说 “等我将来赚了钱,给师父买最好的蜂蜜”。

张思贞抱着捆晒干的艾叶走进来,浅绿色的围裙上别着支银簪,是她去年救治的老秀才送的谢礼。“药圃的麦冬该翻土了,” 她把艾叶码在墙角,指尖拂过案上的图谱,“小师妹说今日要去采野菊花,我已备好了竹篮。” 苏瑶看着她绾发的动作,忽然想起这姑娘初学时总把当归认成独活,急得掉眼泪,如今却能凭着气味分辨出二十种不同产地的黄芪。

小师妹的笑声从门外飘进来,像串清脆的银铃。她背着比自己还高的竹篓冲进药库,辫子上的红头绳扫过药架,带起一阵薄荷的清香:“师父你看!我找到株百年的何首乌!” 她献宝似的捧出块带着泥土的根茎,首乌的纹路在晨光里泛着深褐色的光泽,根须上还沾着新鲜的露水。

苍老的手指拂过樟木箱柜,在黄芪的草捆上稍作停留。指尖触到表层微微发潮,她立刻解开麻绳,将药材一层层摊开在竹匾上。\"梅雨季最是熬人。\" 她喃喃自语,声音混着远处传来的梆子声,惊醒了墙角蜷缩的药猫。那猫伸着懒腰蹭过来,尾巴扫过苏瑶的裙摆,却见她正半跪在地上,仔细查看地龙干是否被虫蛀,银发垂落遮住了侧脸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