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7章 一生践行(1 / 2)
三日后的清晨,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医馆。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停在门前,金丝绣帘掀起,一位衣着华贵、头戴玉冠的富商在仆从簇拥下走进医馆。他眉头紧锁,眼底布满血丝,精致的绸缎华服也难掩疲惫之态。
\"听闻苏神医妙手回春,还请救救在下。\" 富商语气中带着几分焦虑与期许。苏瑶放下手中正在研读的医书,起身相迎,脸上带着一如既往的温和笑意,眼神中满是关切,与对待任何一位患者无异。她将富商引至诊桌前,亲手为其搬来座椅,动作自然而亲切。
\"您请坐,慢慢说。\" 苏瑶的声音轻柔而沉稳。在袅袅药香中,她开始仔细询问富商的病情。从日常作息到饮食习惯,从工作压力到情绪变化,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。富商起初还带着几分倨傲,随着交谈深入,也被苏瑶专注认真的态度所感染,渐渐放下架子,详细讲述自己的症状。
苏瑶凝神静气,为富商把脉。她的神情专注而严肃,修长的手指搭在富商腕间,感受着脉象的细微变化。时而微微皱眉,时而轻轻点头,在心中思索着病情的根源。随后,她又仔细观察富商的面色、舌苔,不放过任何一个诊断线索。
诊断完毕,苏瑶提笔开方。她的字迹工整有力,每一味药材、每一分剂量都经过深思熟虑。\"您这是因长期劳累,耗伤气血,心神失养,故而失眠。\" 苏瑶一边写,一边向富商解释病情,\"此方以补气养血、安神定志为主,辅以调理脾胃之药,脾胃健运,气血生化有源,心神自安。\"
写完药方,苏瑶并未立刻将其交给富商。她放下笔,端起桌上的茶盏,轻抿一口,继续说道:\"治病需标本兼治。药只能治一时之症,想要根治,还需调整生活习惯。\" 她耐心地向富商讲解养生之道,从按时作息、合理饮食,到舒缓压力、修身养性,事无巨细。\"每日睡前可泡脚一刻钟,水温以 40 度左右为宜,能促进血液循环,舒缓身心;也可在睡前饮一杯温牛奶,助于安神。\"
富商听得入神,不住点头,眼中满是敬佩。他从未想过,这位声名远扬的神医,会如此耐心细致地为自己讲解这些看似平常的养生知识。临走时,他双手郑重地接过药方,向苏瑶深深一揖:\"多谢苏神医,您的教诲,在下铭记于心。\"
躲在药柜后的弟子们将这一切看在眼里。王庚望着师父淡然的神情,心中涌起无限敬意。师父面对衣衫褴褛的乞丐,心怀悲悯,全力救治;面对身份尊贵的富商,不卑不亢,一视同仁。这就是医者的风骨,无关患者的身份地位,只在乎生命的平等与尊严。
秋风渐起时,医馆后院的银杏叶开始泛黄。王庚蹲在药圃里晾晒陈皮,看着师弟师妹们围在苏瑶身边辨认药材,突然想起初入师门时连当归与独活都分不清的自己。那时师父手把手教他看药材的纹理,说 \"每味药都有它的性子,要像交朋友般去懂它\",如今这话仍在耳畔回响。
这日晌午,担架抬进个浑身是血的脚夫。他在码头扛货时被塌落的木箱砸中,右腿血肉模糊,疼得直冒冷汗。正在熬药的张思贞脸色发白,手中的药铲当啷落地 —— 这等重伤,医馆从未接诊过。苏瑶却已快步上前,撕开自己的裙摆为伤者止血,素白的绸缎瞬间被染红:\"去取三七、血竭,再烧锅热水!\"
弟子们在师父的指挥下迅速行动。王庚颤抖着研磨药材,看着师父将金疮药敷在伤口时,忽然想起数月前她为乞丐擦拭痰液的手。同样的专注,同样的沉稳,仿佛眼前的血污从未存在。当脚夫疼得挣扎时,苏瑶就握住他的手轻声安抚,像哄哭闹的孩童。
夜幕降临时,脚夫终于沉沉睡去。苏瑶洗净手上的血渍,看着围在身边的弟子们,目光扫过每个人疲惫却坚定的脸:\"医道如逆水行舟,你们今日见了血,往后还会遇生死。但记住,再难的病症,也要先稳住自己的心。\" 她指了指墙上 \"大医精诚\" 的匾额,烛光在金字上流淌,\"这四个字,要用一生去写。\"
冬雪初落那日,一辆马车停在医馆门口。车帘掀开,竟是曾来求诊的富商。他捧着沉甸甸的木箱,非要送给医馆作修缮之用。苏瑶婉拒时,富商红了眼眶:\"您救的不只是我的失眠,更是让我明白,医者的仁心比任何生意都珍贵。\"
王庚站在师父身后,看着富商恳切的神情,突然想起春日里那个乞丐。两个身份悬殊的人,在师父眼中却如同一人。医馆檐角的冰棱滴落融水,他握紧了腰间的药囊 —— 那是师父亲手缝制的,针脚细密,正如她教过的每一味药方,容不得半点敷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