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3章 学校建在坟地之上,有何不可?(2 / 2)
“三里河的拆迁部分已经搞定,目前正和朝阳区和莲花池东路方面协商拆迁款,速度有点拖,我看至少得到月底才有结果,现在的房价啊,一天一个模样。”
听到李建国的抱怨,领导不由白了他一眼。
“你还抱怨,这房价飙升不都是你们这些开发商炒热的?你小子,哪来那么多资金?”
“这不还有银行贷款这条路嘛。”
“李建国,你别以为能轻易糊弄过去,银行贷款是有上限的,以你的情况能抵押的也不多,怎么可能贷到那么大一笔钱?”
“别以为我没调查过,单是莲花池东路那些拆迁户,每家至少得两千起,这还只是开始,朝阳区和三里河的项目更大,这数目我算都算不过来!”
大领导的好奇并非没有来由,李建国近期展现出的财力让他深感震惊。
这年轻人就算把银行搬空,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聚集如此庞大的资金。
“确实什么都逃不过你的法眼,资金的一部分是通过银行贷款解决的,剩下的则是娄家的投资。”
“娄家?他们不是主力发展在香江吗?”
“正是这样,现在国内政策好,商机无限,正如连部长所知,最近不少港商都瞄准了四九城的机会,希望分得一杯羹。”
“娄家这些年在香江的成就不小,对他们来说,拿出这部分资金不在话下。”
连育才听后微微点头,这样的解释确实合情合理。
“对了,李副厂长,听说你打算在三里河的拆迁区域中划分一块出来搞商业区?这么优越的地理位置,为何不全都建成居民楼呢?”
李建国筹划着购入一块坟地,打算在上面建设学校,以此推高周边房价。
并计划向市政府捐资以促进区域发展。连育才对他的这一决策感到困惑不解。
“这当然是为了进一步刺激房价上涨,”李建国解释说。
“我打算将那片坟地转变为教育用地,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周边的房地产价值。”
“另一方面也计划资助市政建设,促使第二人民医院搬迁。连部长,你还记得那块坟地吗?”
连育才一头雾水,迟疑地回答:“记得,但建学校在坟地上,这真的合适吗?”
李建国却似乎觉得理所当然,“学校建在坟地之上,有何不可?”
连育才感到与李建国的思维存在差异。
旁听的大领导对此表示忧虑,担心李建国无节制的投资最终可能导致经济损失。
李建国直至晚上八点才离开。
走在回家的路上,还能听到建筑工地上传来的桩基声,这标志着他的生活节奏正在逐步提速。
随着日子悄然流逝,高考放榜的日子终于到来。
院子里充满了喜庆的气氛,因为三位大院子弟成功考上了大学。
苏萌的师范录取是意料之中的喜事,而程建军的同样录取则让人惊喜。
在他们的光芒下,韩春明感到了自己的落寞。
韩春明与程建军,两人自幼便成为了邻里间津津乐道的比较对象。
自小,韩春明和程建军就成了邻里间比较的焦点。
不仅他们自己喜欢较量,连院子里的人也爱将他们相提并论。
起初,他们之间的比较不过是性格上的优劣。
韩春明的孝顺和热心肠广为人知,而程建军的身高总让他在这场比拼中处于下风。
但是长大后的他们,性格的优势已无法与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相提并论,程建军毕业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机关干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