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1章 秘密建储(2 / 2)
贾琮奇道:“今上为何不直接立太子,不就再无妖言立足之地了么?”
庞超摆手笑道:“这个么一方面是保护太子,你想,今上早早把他立起来,不就成了个靶子,让你和皇后这些人疯狂进攻么?
不是当了太子就一定能当皇帝,你看义忠亲王不就被今上算计了么,所以太子看似显赫,实则也是危机四伏,在如今局面下,诸皇子都难保平安,所以今上绝不会早早捧出太子。”
贾琮点头道:“有理有理,若旁人当了太子,我是一定要弄他的,只有二殿下或十殿下当太子,才对我有利。”
庞超笑了笑,道:“至于另一方面,则是今上放不下皇权,恐被太子分薄了,故也不会早早确定太子。”
贾琮奇道:“这是何意?难道太子还能和今上叫板?”
“太子自然不敢不恭,只是既当了太子,住了东宫,就得开府建牙,培养自己的班底,熟悉各项政务,否则什么都不懂,他日如何接掌大位?此乃应有之义。
可如此一来,太子权威必定日重,你们逛青楼都知道捧新不捧旧的道理,朝臣谁不是人精?
贾琮笑道:“正是此理,对皇帝来说大权旁落比杀了他还难受,特别是今上这种明君圣主。
傻子才早早捧个接班人出来,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?有了年轻新锐的接班人,谁还听老头的话?”
庞超笑道:“这是其一,最可虑的是,若太子羽翼丰满了,有一天忽然等不及想早些上位,岂不麻烦大了?”
贾琮笑道:“那就等若废太子案重演,今上是过来人,定要防备。”
“故对今上来说,此时太子之位空悬为好,不过舆论甚嚣尘上,也不能不管,否则朝廷体面何在?
毕竟储君关乎国本,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,若没个说法,恐天下不伏。”庞超道。
“先生说的是。”
此时熙丰帝也看到了戴权呈上的情报,登时面沉如水,双眉紧锁,思忖这第二封妖书的来龙去脉。
“可查到什么蛛丝马迹?”
戴权战战兢兢地道:“回陛下,奴才已命番子全力寻根溯源,可此案似乎早有预谋,数百封妖书同一时间凭空出现在都中,上至大学士,下至贩夫走卒,都知道了,想收缴也有所不及,至今……至今尚未查到源头。”
熙丰帝眼中寒芒一闪,道:“你怎么看此案?”
戴权躬身道:“奴才想来,此案与诸位皇子无关,乃别有用心之人设计栽赃陷害。”
“何以见得?”
“因诸位皇子并其身边之人乃东厂重点监控对象,此案前后并未发现任何异常,足可断定与皇子无干。”戴权道。
熙丰帝缓缓道:“那你说与谁有关?”
戴权偷偷瞄了眼熙丰帝的神色,小心翼翼地道:“奴才以为贾少保嫌疑颇大。
他性子刚强,仗着圣眷功高,素来不肯吃亏让人,如今被降了爵位,收了兵器衣甲,心中定然不伏,再造妖书混淆视听也不无可能,且以他的势力,做成此案也是轻而易举。”
他与贾琮有怨,故第一个把他搬出来。
熙丰帝冷冷一笑,若真如此,那就是自取灭亡,道:“还有么?”
戴权忙跪下磕头,道:“回皇上,奴才不敢说。”
“说。”
“是。奴才斗胆猜测,或是国舅爷不忿二皇子被罚,故……以此报复。凭颍川陈氏的底蕴,做成此事也不为难。”戴权结结巴巴地道。
熙丰帝缓缓点头,这也与他所想的吻合,只是还有半句话戴权不敢说,既然提到了陈国舅,皇后岂能置身事外?
因开口道:“召诸位大学士、三品以上文武并诸皇子乾清宫见驾。”
“奴才遵旨。”戴权心中一凛,乾清宫寻常时候都不用,莫非今上要宣布储君人选?
一个时辰后,所有人都到齐,在乾清宫肃立候着。
不一时,熙丰帝从后殿缓步出来,一步步走上御阶。
“臣等参见陛下,恭请圣安。”
“儿臣给父皇请安。”
熙丰帝微微抬手,道:“都起来罢,召你们来只为一事,都中又出了妖书,你们知道了罢?”
“知道了。”众人不敢不答,忙躬身道。
熙丰帝点头道:“朕登基以来,本想着多多历练诸位皇子,以便让有才能者脱颖而出,故迟迟不定太子名分。
现在看来有些天真了,正因太子未定,坊间朝野对此颇为瞩目,才有人趁机屡次伪造妖书,妖言惑众,离间君臣,挑拨父子,使得人心浮动,朝政不安。”
段准躬身道:“陛下所言极是,臣等无能,不能为皇上分忧,死罪。”
“臣等万死。”众臣忙躬身请罪,一个个心中激动莫名,听这意思今上要定立太子了?
熙丰帝摆手道:“此乃朕的过失,与诸位爱卿无关。今日召诸卿前来,便为此事。太子人选朕心中已有定夺。”
众人屏息凝神,都不敢开口,更不敢询问,只是肃手而立。
“不过此刻还不宜公布,以免为歹人嫉恨,反而掀起争端,使得都中动荡。”
熙丰帝说着,从袖子里抽出一张迭好的明黄纸笺,缓缓道:“朕已将传位诏书写在纸上,若他日不忍言之时,诸公可共同取而观之,奉旨行事。”
“皇上。”众臣忙跪倒,神情悲戚,好像熙丰帝马上就要驾崩一般。
熙丰帝笑了笑,道:“诸位爱卿不必如此,人谁不死?
朕从未想过长生不老,只要再生之时多为江山社稷、天下万民做几件事便罢了。
若日后诸位还在朝中,当好生辅佐新君,便如辅佐朕一般。”
“臣遵旨。”众人忙叩首道。
熙丰帝又看向诸皇子,道:“尔等也不得心怀异志,嫉贤妒能,甚至窥伺神器,谋夺大位。
若真如此,则既违朕意,又损了兄弟情谊,人人得而诛之。明白么?”
“儿臣明白,自当遵从父皇旨意,绝无二心,否则天人共弃。”众皇子连忙表态。
熙丰帝点了点头:“如此,朕便放心了。”说完看了戴权一眼。
戴权忙捧着个玉匣上去,放在御案上。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