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新站
会员书架
首页 >女生小说 >邓通史话 > 106章 周妹出家

106章 周妹出家(1 / 2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且说邓九皋一行回到长安的书馆,才知道书馆已经被皇家管理,汉景帝封周妹为皇家女官管理书馆,可那周妹竟卸任出了家。打听到了她出家的寺庙,邓九皋一行又赶到那里;正值秋季,漫山红叶,一片枫树遮掩下的寺庙,冷清清的。一行人进入寺庙,说明来意,一个老尼带着他们走过石径,见到一座厢房,隔着木窗见到里面座着一个花容月貌的年轻女尼,二目紧闭正在打座。那老尼指着窗户里的她对一行人说道:“她便是你们要找的周妹。现在是我的弟子,法号静观。”

无奈,那周妹佛心已定,邓九皋他们当日便下山离开。

诗云:

明知世事精

失志为真情

不逐世间名

只为修真身

这周妹不慕世间荣华富贵,心系邓九皋,可是邓九皋只能将她作为自己的关门弟子,迫于皇上的压力,于是静座佛堂了却了一生。

再说邓东皋的另外两个儿子,二子邓三余,三子邓三多,他们都是出生在西汉时期的文武双修的英俊少年将军,为什么这么说呢,汉景帝继位后,并不看好在边关一隅镇守的邓三阳,他镇守边关十六年有余,这十几年期间,从未发生过任何战乱。邓通失势后,邓三阳便将两个兄弟带在身边,教他们习武。邓三阳比两个双胞胎兄弟大十来岁,十年之后,两个兄弟练就了一身好功夫。邓三阳二十六岁的时候,汉景帝封他为孟陵中都。这时候的邓三阳带着两个兄弟退出边关赶去孟陵述职。

且说汉朝时期的孟陵,是比较繁荣的小城。历史据清同治《苍梧县志》记载,汉武帝元鼎六年(公元前111年)设置猛陵县,唐贞观八年(634年)更名为孟陵县,经三国、魏晋南北朝、隋唐,至宋开宝五年(972年)止,作为县治所在地,它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沿革,为古代岭南已撤销的县中存在时间最长的县城之一。孟陵建县初期辖地较为广阔,包括今平南县、藤县和苍梧人和、岭脚等地。至东晋魏武帝(345年361年)后,孟陵辖地缩小到今人和、岭脚一带。

具作者家族谱记载;西汉景帝时,邓三阳二十三岁为汉朝参将,二十五岁为孟陵中都。

邓三阳离家出走到了边关,参加战斗,被封参将,镇守边关几年,此时举家搬迁心里些许惆怅。他自幼习武,希望在军中服役大展鸿图,这种将他调离军队,去孟陵管理监狱。拿现在的话说,他原本在军队任一团职,转业到地方的县城任监狱长。实际上是降职。

满怀惆怅的邓三阳一路赶到孟陵,这地儿离铜山甚远,此时他的父亲皆在铜山。也沒来得及回去看望父母,赶到了孟陵。

汉代监狱的组织结构

汉代监狱的组织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:监狱建筑群:在汉代,监狱一般设置在城市的某个角落,有专门的监狱建筑群。这些建筑群一般由多个建筑组成,包括狱神庙、狱卒住所、犯人住所等。其中,狱神庙是专门为监狱管理人员和犯人信仰所用的建筑,而狱卒住所则是为监狱管理人员提供的住所。

狱官:狱官是监狱的管理者,也是监狱制度的具体执行者。在汉代,狱官主要由朝廷任命,通常由低级官员或者士人担任。狱官需要具备高超的政治智慧和管理能力,以确保监狱制度的正常运转。他们需要对犯人进行监管、审讯、定罪等操作。在汉代,狱吏的待遇和地位并不很高,但他们的工作却非常重要。

狱卒:狱卒是监狱的守卫者,也是罪犯的看护者。在汉代,狱卒主要由农民或者其他底层人士组成,他们需要接受专门的训练和管理,以确保他们能够胜任监狱守卫的工作。

囚犯:囚犯是监狱的主要组成部分,他们是被判刑或者被指控的罪犯。在汉代,囚犯主要由农民或者其他底层人士组成,他们被判刑后需要被囚禁在监狱中,等待审判或者执行刑罚。

犯人管理:在汉代,监狱制度中对犯人的管理也是非常严格的。犯人需要被分为不同的区域进行关押,并且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审讯。同时,监狱管理人员也需要对犯人进行适度的劳动,以帮助他们恢复身体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