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新站
会员书架
首页 >女生小说 >晋末长剑 > 第一百零六章 风气

第一百零六章 风气(2 / 2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

这似乎是对刘孝的告诫,也是他自己的感慨。

说完之后,便下车离去了。

「送你回去,就此别过。」邵恭在外面笑了笑,挥手道。

刘孝无奈,他的随从还在坊市那边呢。

也罢,他们会自己回去。

******

邵经提象门入宫,径直来到观风殿西侧的丽春台。

台上还有两位客人,分别是万象院学士虞喜及其弟虞茂。

三人遂互相见礼。

邵勋示意儿子坐下,又看向虞喜,道:「虞卿经年累月夜观星象,何也?可是为了谈玄论道?」

「臣少时便好此道,非为谈玄也。」虞喜回道。

「听闻司马氏曾数征召卿入仕,卿皆回绝,何也?」邵勋问道。

「若非王师破臣家,臣也不会出仕。」虞喜道。

邵惊异地看了虞喜一眼。

邵勋却大笑,道:「幸得卿矣。今《露华问对》由吾儿刊行,卿也读了,如何?」

「或有用处。」虞喜说道。

邵勋点了点头,鼓励他继续说。

「士人信玄学者泰半,其中有放达旷纵之人,以为道法自然,只需按着本心行事,越名教而任自然,不拘礼法,随心所欲,便是暗合道,如嵇叔夜之辈。」虞喜说道:「他们甚至可以喊出‘礼岂为我辈而设也?’」

「第二种人同样认为道法自然,但不如第一类人惊世骇俗。晋尚书令乐彦辅(乐广)等人便是如此。他们认为嵇叔夜过了,礼法还是要遵守一下的。」

「第三类则是裴逸民,认为万物自生,积极入世,此谓崇有派。」

「此便是玄学三分。」

邵勋嗯了一声。

前两类都是贵无派,是玄学中占比最大的,第一类算是其中的激进派,第二类则是温和派。

第三类就是崇有派了,人数相对较少,不是很流行,以裴为代表。

当然还有第四类,那是不信玄学,或者假装信玄学,比如庾亮。

邵勋最近发现一个现象。

经过他多年培育,武人勋贵群体日渐壮大,然后居然出现了分化。

一部分人读书相对较少,还是喜欢练武、打猎、谈论兵事,一部分读书较多的,谈玄的人居然也不少。

仔细想想,其实是必然现象,

别看武人快速崛起,从士人手里抢夺了不少好处,但说到底他们仍然是自卑的。

别的不说,就问你一个老牌士族愿意嫁女给你家,你愿不愿意?或许有人能抵受住这种诱惑,

但绝大多数无法抵抗。

一个士族女子在他们眼里的重要性是难以想象的,为此倾家荡产都在所不惜。

这种事情直到隋唐都屡见不鲜,那会武人勋贵已然势力大涨,比邵勋建立的大梁朝武人的地位还要高,高多了。

再说大梁,孙和算是邵勋的学生,为长子孙雄娶河东卫氏女,散尽家财不说,一度还借钱了。

张硕碰到东海王氏女,根本抵御不住。

至于他们的老师邵贼,那就不谈了,除了少许胡人女子,后宫里便全是士女,

何也?其实很简单,文化影响力。

人家有文化,掌握了话语权,社会风气就是他们主流价值观的体现。

北地的风气有武人元素的体现,但士族的元素更多,两者互相联姻,互相碰撞之后,或许会融合成新的社会风气,但那是多年以后的事情了。

邵勋还是想改改他们的思想。以前没法全身心做,只是培育武人群体,算是量变,算是物质积累,现在可以尝试搞搞质变,搞搞物质决定意识。

他也不知道经他这么一来,社会风气会走向哪个方面。

他只知道如果他不做任何思想领域的变革,终大梁一朝,仍然会是玄学的天下,可能和历史上南朝的玄学不一样,多了一些其他元素,但整体是差不太多的。

到了梁朝后期,可能还会加入佛学元素,谈佛的人会多起来,玄学、佛学会部分合流。

别人不是穿越者,没有这个洞悉历史迷雾的眼光,但邵勋有所担心。

其实目前条件还不成熟。

最好的时间点是二十年后,当他在江南的布局出现一定的成效后,再来做这件事,无奈他不确定自己有没有二十年寿命。

更让他无奈的是,他的孩子包括太子,不一定理解这么做的意义,即便说了也半懂不懂。

他终究才十八岁,历事太少了,很多事情是需要长期工作积累,才能慢慢领悟的。

「虞卿觉得,此三类人中,朕该拉住哪一类?」邵勋问道。

「以臣观之,北地士风与江南殊途,而今第二类人最多,最值得拉拢,他们懂得变通。」虞喜回道。

「吾儿?」邵勋看向三子,问道。

「父亲,取法乎上,得乎中。」邵说道:「《露华问对》所载多言之有物,又假托寻道之名,或有部分人感兴趣,届时再寻机而动即可。」

「善。」邵勋笑道:「此番差事还没结束,不可松懈。」

「是。」邵躬身行礼。

傍晚时分,他离开了丽春台。行经秘阁之时,远远看了一眼。

一群人正在里面修书,却不知要修多少年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